打卡点、倒计时装置亮相东莞多个地标
- 2025-08-01 22:58:57
- 12
本文转自:东莞日报
喜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打卡点、倒计时装置亮相东莞多个地标
■近日,一组组融合赛事元素与城市特色的主题打卡装置亮相全市多个地标
江南体育官网■市中心商圈的市民服务中心广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装置 本报记者 张伊琳 摄
■7月16日,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内,各保障团队进入“冲刺状态” 本报记者 陈帆 实习生 樊子怡 摄
本报讯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即将进入百日倒计时、残特奥会大众三人篮球比赛在东莞开赛在即,东莞整座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这场体育盛会。近日,一组组融合赛事元素与城市特色的主题打卡装置亮相全市多个地标,时尚动感的打卡点、倒计时装置成为城市新景观,吸引市民争相打卡,全城涌动着迎接全运的热潮。
在东莞市体育中心、东莞篮球中心、市民中心等地,时尚动感的打卡点和倒计时装置成为城市新景观。其中,东莞篮球中心和东莞市体育中心将分别承办全运会男子成年组五人制篮球赛和残特奥会聋人女子篮球赛。为此,两处打卡点紧扣篮球主题,集潮流IP互动、城市形象展示、赛事氛围营造与沉浸式体验于一体。
记者在现场看到,打卡点以东莞人气潮玩IP“劳拉”和全运会吉祥物“乐融融”为核心,二者以篮球运动为互动场景,生动展现了东莞“篮球城市”的活力基因。背景板巧妙融入东莞旗峰山红灯笼元素与篮球中心轮廓,既彰显本土文化底蕴,又凸显现代城市风貌。上方醒目标语“看全运 打篮球 进莞来”,向全国观众发出热情邀约。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全运会比赛,特别期待!”市民陈女士带着孩子前来打卡,她表示,这些装置不仅增添了城市活力,更让市民直观感受到赛事的临近。
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广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装置同样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该装置长约5米,高3米,主体以东莞中心广场红色《纽带》雕塑为视觉焦点,其流畅动感的线条既象征城市的现代活力,又寓意体育精神连接全民。装置前方矗立着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活泼亲切的形象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赛事。背景板融入东莞醒狮等文化元素,雄健的姿态烘托出拼搏向上的竞技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装置采用双层倒计时显示,分别呈现距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的剩余天数,精准传递赛事临近的澎湃节奏。“每天路过都能看到剩余天数,感觉自己也成了全运的一分子!”在附近工作的白领王先生表示,倒计时装置营造出浓厚的仪式感,让市民更加期待这场体育盛事。
从交通枢纽到商业中心,从体育场馆到大街小巷,“十五运会元素”已融入城市肌理。随处可见的会徽标识、精心打造的主题景观、市民自发打卡的身影,无不彰显着这座运动之城对体育盛会的热切期盼。随着开幕日益临近,东莞正以饱满的热情与精心的筹备,向全国展现“篮球城市”“举重之乡”的独特魅力与办赛风采。
相关新闻
大众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开赛在即
赛前训练现场“超燃”
本报讯 (记者 张雨倩)7月16日,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内,空气仿佛被无声的专注点燃。距离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大众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开赛仅剩最后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聋人篮球健儿们在此展开最后的冲刺训练。与此同时,各保障团队也进入“冲刺状态”,以最高标准、最细服务、最全准备,确保赛事在温暖中精彩启幕。
上午9点,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为保障训练秩序,每支队伍按时段分场训练,避免交叉干扰。篮球撞击地板的震动,鞋底与地胶摩擦的锐响,构成场上独特的背景音。尽管无法用语言交流,但运动员们通过手语、眼神和肢体动作迅速进入状态,传球、跑位、投篮一气呵成。在一旁,教练员们则用手语不断向队员示意战术调整。
在“家门口”比赛,广东队也显得冲劲十足。作为广东女队的成员,东莞本土运动员万雅云和陈静与队友在反复磨合中调整战术,万雅云表示,非常荣幸能代表广东队参赛,特别期待这场与众不同的篮球赛。来自潮州的广东男队运动员曾哲浩在完成一记漂亮的突破上篮后,用力捶了捶胸口,脸上是纯粹的笑容。
训练场外,一条无形的“保障赛道”上,同样进行着争分夺秒的冲刺。医疗、志愿者、技术、安保、后勤等保障力量纷纷出动,做着赛前最后的准备。
据了解,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的首场比赛,大众三人制聋人篮球赛将于7月17日-20日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支队伍(男队14支、女队6支)参与这场盛会,而广东队作为东道主将派出两支队伍(男女队各1支)共8名运动员参赛。